21[单选题] 组织开发的基本目标不包括( )。
A.改变组织氛围B.改变组织环境
C.改变组织文化
D.改变组织结构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企业单位组织中最主要的组织开发目标包括:①提高组织的能力,可用营业盈利、革新方法、市场股份等指数来衡量;②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指组织内成员是否愿意正视组织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帮助组织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③改善组织内部行为方式,包括人际、组织合作关系,信任和支持程度,沟通系统的开放性和完整性,厂泛参与组织战计划决策等;④提高组织内成员的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和满意程度;⑤提高个人与群体在计划和执行中的责任程度。
22[单选题]薪酬管理的中心任务是()。
A.控制薪酬成本
B.消除员工的不公平感
C.建立合理的岗位薪酬差距
D.支持并帮助企业赢得并保持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参考答案:D
23[简答题] 该企业如要成功实施平衡计分卡,应具备哪些条件?
参考解析:
该企业成功实施平衡计分卡应具备的条件为:
第一,以战为导向,且战目标能够层层分解。
第二,具有协商式或民主式领导体制。
第三,财务制度完善、财务管理水平较高。
第四,信息处理能力较强。
第五,与实施平衡计分卡相配套的其他制度比较健全,包括岗位职权划分、业务流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等。
24[多选题] 根据人本管理思想构建的企业组织形态应具有的特征包括( )。
A.明确组织宗旨和目标
B.管理幅度合理
C.组织集权和分权的平衡和适宜
D.组织和地位弹性
E.确立员工参与管理的制度和渠道
参考答案:ABCDE
参考解析:人本管理通过组织进行,这就要求组织形态和结构必须体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必须保证人本管理有效地实施。为此,应当构建有如下特征的企业组织形态或结构:①组织必须为其成员创造利益,并明确组织的宗旨和目标;②在组织能为自己创造利益的前提下,员工自愿进入组织,接受组织的职权和权威,称为“职权接受”;③组织及其成员在共同利益、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相互接纳,协同合作;④组织集权和分权的平衡与适宜;⑤组织和地位弹性;⑥管理幅度合理;⑦确立企业员工参与管理的制度与渠道等。
25[多选题]用人单位在()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与劳动者协调一致
B.依法进行经济性裁员
C.劳动者患病暂时不能从事原有工作
D.劳动者有严重违纪、违法和违规行为
E.劳动者不能胜任原有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
参考答案:ABDE
26[简答题] 简答企业集团在对组织中的各个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功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时的检查内容。
参考解析:
(1)该部门是否完全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做到尽职尽责。
(2)在考评期内有无事故、投诉等情况发生。
(3)有无工作延误、推脱、扯皮等情况发生。
(4)有无存在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浪费、损失情况(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5)有无出现新的经验、方法和思路。在查找上述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发现问题,还要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真实原因。
27[简答题] 简述重大劳动安全卫生事故的具体表现。
参考解析:
(1)重大的工厂安全技术事故。
1)厂房、建筑物和道路的安全事故。
2)工作场所、爆炸危险场所,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单位的安全事故。
3)机器设备的安全事故。
4)电气设备的安全事故。
5)动力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事故。
(2)矿山安全事故。矿山开采和作业场所的安全事故,如冒顶、滑坡、塌陷、爆炸等。
(3)建筑安装工程安全事故。施工现场、脚手架、土石方工程、机电设备等的安全事故。
28[简答题] 简答企业与个人职业生涯管理的重点。
参考解析:
(1)企业方面的管理重点。
1)确定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与预测。
2)将人力资源计划与企业目标相结合,发挥效能。
3)依照企业的需求、特性培养企业所拥有的人才,以提升其人员素质。
4)确认工作规范与职位说明,并进行必要的职位调整。
5)拟订企业的人才培育计划,系统地提升生产效率,激发潜能。
6)制订企业内晋升与轮调的计划。
7)进行工作评价与人力资源配置的整合。
8)增加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及向心力。
9)显现企业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
10)协助员工辨别工作上的风险与机会。
11)降低员工的流动率与离职率。
12)更有效地运用员工的潜能,以促进组织的发展成效。
(2)员工个人方面的管理重点。
1)获得充分的企业发展信息。
2)辨别工作形态,增进适应新工作的能力。
3)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价。
4)参与发展、训练方案,以提升自我,促进自我启发。
5)通过企业的协助,确认自我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6)增进自我的工作能力和技术。
7)促进自我成长,并争取向上升迁的机会。
8)使自我的潜能更有效地被激发出来。
9)结合个人的特质进行职业生涯的选择,建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并执行职业生涯发展计划。
29[简答题] 简答在组织诊断阶段主要采用的调查研究方法。
参考解析:
(1)访谈法。对集团总部及分公司主要管理人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通过访谈寻找组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2)问卷调查法。将访谈中发现的一般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设计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共性问题。
(3)资料分析法。通过研读并分析集团内部文件等资料,揭示集团组织、结构存在的问题。
(4)比较研究法。即通过对国内外知名的标杆企业组织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对比分析,在总结别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
(5)头脑风暴法。通过集体的头脑风暴,对组织结构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讨论和总结。
30[简答题] 举例说明哪些事件属于尚未严重激化的群体性事件,哪些事件属于矛盾严重化的群体性事件,应采取何种对策?
参考解析:
(1)尚未严重激化的群体性事件。
1)例如,集会、游行、示威活动发生在单位内部,尚未发生行凶伤人、非法拘禁或者打砸抢烧行为的;①聚众上访尚未发生堵门、堵路、拦截车辆、围攻殴打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严重违法行为的;②对因征地拆迁、企业改制、拖欠工资或者养老金、环境污染、非法集资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群体性事件,聚众现场尚未严重危害交通和治安秩序的;③其他人民内部矛盾尚未激化、可以由有关主管部门化解的群体性事件。
2)对策:公安机关不得动用警力直接处置,但可派出便装警察或者少量着装警察到现场掌握情况,维持秩序,及时报告现场动态,配合党委、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做好矛盾化解工作,并做好随时出警处置的准备。
(2)矛盾严重激化的群体性事件。
1)例如,①未经许可或者未按照许可进行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中出现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②聚众上访活动中出现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③聚众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重要警卫目标、广播电台、电视台、通信枢纽、外国驻华使(领)馆以及其他要害部位或者单位,聚众堵塞公共交通枢纽、交通干线、对外开放口岸,破坏公共交通秩序或者非法占据公共场所;④其他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或者危害公共安全的群体性事件。
2)对策: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党委、政府的决定并在其统一领导下,迅速调集警力赶到现场,依法采取措施妥善处置。
留学群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 栏目推荐: